3月18日下午,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教研室开展教师外出培训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分享的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专题内容,由水利水电工程教研室教师甘学超分享他参加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准备赛高阶特训营”学习成果,与学院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创新实践路径。
图:分享会现场

甘学超教师首先介绍了特训营的整体内容。本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训营以“从省赛到国赛”为主题,围绕AI+教学创新底层逻辑、大赛评审标准解读、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撰写等核心内容展开,培训内容涵盖了教学创新内涵重构、智慧课程建设、认知理论应用等前沿理念。强调以解决课堂真实教学问题为导向,推动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同时也聚焦“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融合”。
甘学超老师分享了武汉理工大学廖红教授团队的实践经验,强调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逻辑线+情感线”双轨教学路径,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并结合自身学习感悟,重点分享了三点启示:一是角色转型。数智时代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通过AI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支持;二是课程重构。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TPACK/SAMR模型优化课程设计,强化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三是创新逻辑。教学创新需以“问题导向-举措落地-成效验证”为主线,注重数据佐证与结构化表达。
图:教师交流互动

分享结束后,参会教师围绕如何将AI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如何凝练教学创新成果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青年教师李鑫提出可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积累教学数据作为创新佐证。教研室主任林蔚指出,教学创新需立足专业特色,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结合,推动我院课程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次分享会为学院各教研室教师搭建了教学创新经验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教研室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鼓励引导教师进一步推进AI+智慧教学模式探索,组织教师团队打磨参赛作品,积极备战下一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