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大数据治理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20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大数据治理微专业面向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适应江西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新工科建设发展需求,依托未来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数据方向)等学科发展基础、发展特色为支撑,体现出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一个学科专业前沿方向。

该微专业聚焦大数据治理领域,设置一组序列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一个以能力为导向和专精的大数据治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对信息职业的正确认知,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对数据治理这一交叉学科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具备较强的信息与数据素养,具备从事数据管理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熟悉大数据资源管理的应用场景,实现对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并建立数据治理与自身主修专业学习的交叉融合,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要。

二、培养目标

《大数据治理》微专业面向数字中国战略对大数据治理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能够准确表达信息构建和治理需求的能力,从而有效参与数据治理过程;能够对数据治理这一交叉学科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具备较强的信息与数据素养,具备从事数据管理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熟悉大数据资源管理的应用场景,具备对大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能力,并能够建立数据治理与自身主修专业学习的交叉融合的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的复合型现代管理人才。

三、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职业认同、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参与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掌握系统扎实的数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初步方法,了解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沿进展,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3.应用能力: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依托,了解本行业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践;能够根据国家相关标 准和政策,分析企业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数据存储、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初步对策和方案,促进上下游产业的数据联合应用,挖掘大数据潜在信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4.信息能力: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交易、应用;掌握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的基本技能;掌握统计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基本数据挖掘算法,处理半结构化和 非结构化等复杂数据。

5.创新能力:培养大数据思维,以关联关系检索代替因果关系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洞察,形成对企 业运行和商业模式的新理解,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6.沟通表达:具备优秀的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能力,能够通过准确规范的语言和文字,与同行和社会 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7.团队合作:具有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 和协调能力;

8.国际视野: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流畅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备一 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介绍中国文化;

9.持续发展:能够规划个人发展并进行自我管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四、招生对象与条件(对学生专业、绩点、前置课程等的要求)

该微专业面向对大数据治理具有浓厚兴趣的36365线路检测中心大二、大三全日制本科生。

要求主修专业已经修读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含)以上,补考或重修后无不及格课程。

专业及前置课程要求:学生需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设计》、《Hadoop技术》、《高等数学》、《数据清洗》等基础课程,并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申请就读条件: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学有余力,自愿报名。

招生人数:为确保教学质量和班级氛围,招生人数30人。

五、培养计划及修读要求

(一)授课时间

课程教学活动安排在双休日、寒暑假进行。

(二)修读要求

该微专业修读年限为1年,共设置6门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288学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且考核通过后,发放“36365线路检测中心微专业证书”。

六、教学计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

单位

开课

学期

备注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1

数据资源管理

3

48

48


考试

未来技术学院

第一学期


2

AI大模型技术

3

48


48

考试

未来技术学院

第一学期


3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3

48

24

24

报告

未来技术学院

第一学期


4

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3

48


48

考试

未来技术学院

第二学期


5

大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

3

48

48


考试

未来技术学院

第二学期


6

商务大数据分析综合实训

3

48


48

报告

未来技术学院

第二学期



合计

18

288

120

168





七、报名方式与流程

1.报名方式

2025年3月25日前学生填写《36365线路检测中心微专业报名申请表》交予开课学院;

2025年3月30日前学院完成报名审核、考核与录取,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时,开课学院应提前公布遴选办法,组织必要的考核。

2025年4月1日前学院完成教务处管理系统排课工作。

微专业的学籍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2.报名流程

第一次报名时间:2025年3月18日-3月22日。一次报名结束后,选择修读人数不足20人的微专业不予开班,微专业及其学生信息将予以删除,选择修读人数20人以上的微专业正常开班。

第二次报名时间:2025年3月23日-3月25日。第一次因选修人数不足被删除报名信息的学生,可在二次报名开放时选择开设微专业中未选满的专业。如其他微专业均已选满,则二次报名不予开放。

八、收费管理

1.学校对微专业按学分收费。

接到录取通知的学生在规定时间缴纳微专业学费,逾期不缴费者,视为放弃选修微专业。

2.微专业学费的标准为:课程100元/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60元/学分,课程(重新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补做)80元/学分。

3.缴费时间

2025年3月18日—4月4日。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如未能按时缴费,将无法获得微专业学籍,所选微专业无效。



附件1:36365线路检测中心微专业报名申请表

附件2:36365线路检测中心大数据治理微专业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