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效能,扎实推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艺术设计学院于3月13日在劲松楼党员活动室202召开了辅导员第二次培训会,会议围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日常工作优化、就业工作推进及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四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总结。学院学工科副科长江政建及全体辅导员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学工科副科长江政建结合近期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对最近发布的《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倡议书》进行了系统解读。他强调,规范管理是学风建设与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辅导员需以“严管厚爱”为原则,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榜样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纪律意识,同时注重个性化关怀,尤其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与成长需求。
针对日常工作流程,辅导员需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会议提出三项优化举措:一是推行 “首问责任制”,要求辅导员对学生诉求做到 “第一时间响应、全过程跟踪”;二是建立 “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奖助学金申请、心理咨询预约等高频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办理;三是持续落实完善“辅导员日志”制度,规范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确保 24 小时应急响应机制有效运行。会上,分享了通过数字化工具简化事务性工作流程,将更多精力投入学生思想引领与成长规划。
针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与学院专业特点,提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精准对接”的推进策略。要求毕业班辅导员动态摸排学生就业意向,会上通报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针对当前签约率偏低问题,提出 “精准施策” 方案,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实施 “一人一策” 帮扶计划。学院学工科副科长江政建特别强调,需加强就业信息审核,警惕虚假招聘陷阱,保障学生权益,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辅导员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全体成员需以“责任、创新、温度”为行动准则,持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学院人才培养与内涵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本次培训会通过问题剖析、经验共享与策略优化,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下一阶段学生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